Categories
教师课 逻辑思维训练

想象力训练6·还在愁如何涂色或者让孩子“随便”涂吗?

主要内容:

1、机械式引导(糖果效应)
·填色书籍
小结:容易产生依赖性,丧失敏感性、灵活性、创造力、独立表达能力
·定向填色(互补色、渐变色等)
小结:适度的、开放的、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
2、主观式引导(连锁效应)
·情绪引导+社会经验
3、客观式引导(色彩认知)
·固有色(直觉反应)
·环境色(思维反应)
举例:苹果的固有色,想象苹果在花园里
4、借鉴式引导(色彩鉴赏)
·艺术背景与文化
中国:讲求“意存笔尖,画尽意在”,重神似不重形似,重意境不重场景,强调创作意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推荐艺术家:吴冠中
澳大利亚:移民大国,多元文化的混合,受原住民文化影响,土著居民代表了澳大利亚的传统文化。画面质朴、色调温和,大量的棕色调成为主调。
美国:欧洲移民国,多元文化的混合,强调个性、独创、自由,主张求新、求异
推荐艺术家:terryrunyan
俄罗斯:战斗民族,极度注重精神文化的外放,艺术作品具有名族性和社会性,极力宣扬爱国主义情怀,但也能吸纳众多艺术文化。
推荐艺术家:Polina
日本:日本水墨画深受中国画的影响,独创了深藏禅机的日本水墨画风格。后引进欧洲版画,产生了日本独有的“浮世绘”风格,色彩风格趋向于素雅。当代艺术风格受外来艺术影响,色彩风格鲜明大胆。
推荐艺术家:Yuko Kurihara 栗原由子
巴西:南美风格,大胆、原始、自由,充满了强烈的感官刺激
推荐艺术家:jana glatt
·艺术¬类别
素描、中国画、水粉画、油画、水彩画、版画

重点:
“色彩”是我们美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艺术语言”,从引导孩子自我感受再到理解和运用,不仅是“美术”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辅助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

相关素材:

Categories
教师课 逻辑思维训练

想象力训练5·孩子画面看起来很零散或者构图没新意怎么办?

主要内容:

一、知识点:
构图的想象

二、内容:
1、构图的困惑:
・孩子绘画时,构图需要遵循特定的方式方法吗?
答:不需要
・可以通过构图的层面引导孩子的想象吗?
答:可以
2、构图联想的方式:
・转变视角
・改变位置
・比例夸张与对比
・突出重点
・律动

重点:
通过有效的联想方法,让孩子在课堂去探索不同的构图形式,累积自己的创意成果和绘画经验,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而不是直接引导或固定构图方式,限制孩子的构图想象。

相关素材:

Categories
教师课 逻辑思维训练

想象力训练4·如何做到在引导中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主要内容:

一、知识点:
心智成长与想象

二、内容:
1、社会经验与意义
·“我们(什么关系)”、“动作(在干什么)”、“特点(特别的)”。
·样式表现的偏离——主观经验的表现。
样式偏离的特点:
(一)夸张重要的部分;(二)忽略或省略不重要的部分;(三)对有特殊情感的部分改变表现符号(形状)。
样式偏离的原因:
(一)自身的经验(身体的感觉);(二)价值判断的重要程度(身体某个部分或者经验的重要性);(三)情感的意义。

2、扩充参考范畴的原则
·根据个人创造的程度着手以及儿童本身的心智成长程度和发展阶段来扩充儿童的思想。
-孩子画面总是画的太小?
-孩子总画同一个主题,怎么办?
·单独启发和群体启发

3、想象概念的心理变化
·决定心理变化的因素:孩子越大,就越丧失他对象征符号的主观关系。自我意识的增强会使孩子们的画面由简单的主观表达转为客观描绘。
·各阶段儿童的启发方式:懵懂期、主观欲望期、客观尴尬期。

4、以艺术语言为主干的引导
·艺术语言的概念
·儿童综合艺术能力的考量(智慧成长、情感成长、社会成长、知觉成长、美感成长、生理成长、创造性成长)

重点:
最好的教育形式就是“适合”,了解孩子心智成长的特点,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艺术教学中的问题。

相关素材:

Categories
教师课 逻辑思维训练

想象力训练3·怎样看待孩子的抽象画?

主要内容:

一、知识点:
抽象思维想象

二、内容:
1、抽象与具象
(无意识的抽象——主观表达——客观表达——有意识的抽象)
抽象:脱离具象,反映在画作上创作者最纯粹的精神写照。
Q1:抽象画和写实(具象)画谁先发生的?
Q2:孩子的抽象画你看不懂?为什么?
Q3:艺术家的抽象画与孩子的抽象画有什么区别?
2、抽象画的分类
·几何抽象(冷抽象)关键人物:塞尚、蒙德里安、马列维奇
·抒情抽象(热抽象)关键人物:高更、康定斯基、波洛克
3、抽象画的引导方式
·赋予概念(观察、概括、联想)
·重组概念(构建方式)

重点:
尊重孩子的想法,看懂孩子的画。用“抽象”的概念从多个艺术层面来引导孩子用最直接、最简洁的方式表达情感。

相关素材:

Categories
教师课 逻辑思维训练

想象力训练2·孩子的想象力在课堂上怎样引导?

主要内容:

一、知识点:
借物联想的方式

二、内容:
1、成品联想(结果引导——结果?)
素材联想——元素联想
表象联想——情感联想
2、引:发散性思维(驻足发散——是什么)
一条路走到黑——条条大道通罗马
3、导:发散性思维结合想象力(情境发散——在干什么?)
旁观者——参与者
4、创:联想性思维游戏(实践发散——还能怎样做?)
硬想——边做边想

重点:
落实的解决孩子上课想象难,老师引导难的问题。

相关素材: